彩票大师.网易出品

2018-12-20 12:49:57

顾晓曼首先想到的是求助周围的妈妈。当时,她的手机里至少有十个妈妈群,但得到的答复都是――孩子大点就好了。经过心理咨询师的专业分析和指导,顾晓曼了解到,自己的女儿天性谨慎,喜欢观察,并非自己所担心的自闭等问题,“其实,在孩子成长过程中,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性,只有家长了解了孩子心理,才能更好地帮助其成长,而不是用自己的思维去勾画孩子的想法”。

“经过沟通,我们了解到,这个孩子虽然还能够上学,但心里已经非常焦虑。这个孩子强烈要求接受心理治疗,但父母不同意,孩子就偷偷地来。我们建议药物治疗,因为孩子已经有了自杀倾向,但家长对用药很排斥,他们觉得用药就是精神病了。家长并不愿意接纳孩子的心理问题,因为现在很多心理问题还是在精神科就诊。”李玖菊说。这让晓晓烦恼不已,逐渐出现心情低落、食欲下降、睡眠差等症状,时有想死的想法。进入初三后,个别同学的霸凌行为加剧了晓晓的问题,她甚至用美工刀自残。月下旬,晓晓被诊断为重度抑郁,后转入湖南省脑科医院进一步治疗。

“但带着孩子来我们医院就医的家长总是说‘你教教孩子,开导一下孩子’。”李玖菊说,其一,很多家长不认为孩子的心理问题是疾病,没有意识到需要治疗;其二,如果就医的话就需要看精神科、心理科,家长的惯性思维是精神科、心理科就是精神病院,“像我们治疗的青少年,很多家长能走医保但都不走医保,因为要保密。住院的费用其实不便宜,有时候多的话甚至万元,但即便如此,一些家长也选择自费,他们害怕别人知道。因为社会上有观念认为精神科就是疯人院,这对孩子和家长产生一定影响。当然,相比较以前,现在情况要好很多了”。中国心理学会注册心理师、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刘俊娉也向记者表达了相似的观点:“如果家长缺乏对心理疾病的基本认识,可能会对孩子产生误解。比如,对学习障碍的孩子,他们有的是阅读障碍、有的是书写障碍、有的是数学方面的障碍、有的还伴随有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和品行障碍等。如果家长不知道学习障碍,就可能会认为孩子不专心、粗心,学习不用功,从而训斥孩子甚至惩罚孩子。这样不仅错失了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时机,而且还会让孩子承受额外的压力,破坏亲子关系,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。”